近日新聞發佈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 (Peter Ware Higgs) 及比利時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 (François Englert),因為兩位科學家描述了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其預測的基本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不久前被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運行的大型強子對撞機通過實驗發現。獲獎科學家提出的理論解釋了粒子如何獲得質量,有助於人類了解亞原子粒子品質的起源。 1964年,恩格勒與已故的同事羅伯特·布魯特提出了標準粒子模型理論,希格斯也於同年提出一種粒子場的存在,預言一種能吸引其他粒子進而產生質量的玻色子的存在,即希格斯玻色子。
從二十世紀起,量子力學是現代物理最重要的核心之一,現代的電腦、雷射、半導體、超導體、核分裂、核融合等各項科技都事依據量子力學的理論建構起來。正好前一陣子看完此書,是因為之前看了電腦也搞不定一書,對量子電腦充滿困惑,希望藉此書認識量子力學基本知識。
我第一次聽到量子力學這個名詞,約是在
十五年前,認識一位在竹科奇力新工作的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他是我同學物理研究所的學長,除了理工專業厲害,文學造詣也佳,非常擅長寫抬頭詩與對聯,他贈送我一本自己出版的量子力學作業解答,哇!裡面都是我看不懂得計算式,據說這當時是學習量子力學同學必備的武林秘笈。
在這陣子空暇時間,閱讀量子力學、化學方面書籍雜誌,因為二十一世紀,有太多奈米級的科技影響全世界,身為研發工程師的一員,不得不追隨時代潮流,進一步認識這些東西。
圖解量子力學,商周出版,科學新視野61,椎木一夫著,朱麗真譯,推薦給有好奇心與有求知慾的讀者。
補述引用泛科學,該死的上帝粒子一文:
美國物理學家、198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利昂·萊德曼(Leon M. Lederman)出版了一本科普書《上帝粒子:如果宇宙是答案,那麼問題是什麼?》(The God Particle: If the Universe is the Answer, What is the Question),後來媒體也沿用了這一稱呼,常常將希格斯波色子稱作是「上帝粒子」(The God Particle)。這一稱呼激起了主流媒體對於希格斯波色子的關注和興趣。
萊德曼表示,當初他稱呼希格斯波色子為「上帝粒子」是因為這粒子「在當今物理學中處於極 為中心的位置,對我們理解物質的結構極為關鍵、也極為難以捉摸」。不過他也開玩笑地補充說另一個原因是「出版社不讓他把這粒子稱作『該死的粒子』(Goddamn Particle),儘管這別稱可能更恰當地表達了希格斯波色子杳無蹤跡的性質以及人們為之所付出的代價與遭受到的挫折感。」然而,許多科學家卻不喜歡這 一稱呼,因為它過分強調了這粒子的重要性和太宗教化。
馬拉錘製作三代補完計劃的幾個矛盾說法
-
馬拉錘手上有一本94年的倉頡三代手冊,他就想挾手冊以控三倉。 實際上有還不如沒有呢,因為騎沈四傑都是食古不化的。
馬拉錘見到三代手冊上寫「亥」字要作字首,就把「亥」定為三代的複合字首。 12.複合字首「亥」
增訂版三代手冊中有如下規則:「戊、戈、𢦏、㦰、产、麻、䧹、厭、厤、鴈、辰、厥、羽、府、鹿、亥、老、包...
9 小時前
恩 好想買@@
回覆刪除謝謝您的簡介
Marie,
刪除有的書不一定非要購買不可,也可以去圖書館借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