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4日 星期二

腳踏車的力學模式 三 (The Force Model of Bike During Turning, Part 3)

https://4rdp.blogspot.com/2017/03/force-model-of-bike-during-turning-part3.html?m=0

近日在 FB 物理同好會社團,討論一篇腳踏車力學模式二問題,從討論串中給了我一個靈感,對此問題,重新描述數學模型,望請專家們給予指正。

圖左上方圓圈為人車的質心,因地心引力有一向下的力 mg,m 為人車的質量,g 為重力加速度,另外,腳踏車因轉彎等速圓周運動產生 f  離心力,這兩個力量以輪胎觸地點為支點,車身高度 h 為力臂,形成一個平衡力矩,讓車子不會倒下或直立,維持 θ 角度的傾斜。
Σ L = h(mg sin θ) - h(f cos θ) = 0

離心力 f 與車速 V 及迴轉半徑 R 有關,公式如下:
f = mV2 / R

雖然找到轉矩平衡方程式,但是也要有輪胎觸地平衡方程式,維持 XY 座標不變,才能讓整個腳踏車力學模式完全平衡。F 為 mg 與 f 的合力,沿著車身向輪胎觸地點施力,X 軸產生 F sin θ 力量向右,Y 軸產生 F cos θ 力量向下。因此

Σ Fy = N - F cos θ = 0, N 為正向力,是 F cos θ 的反作用力
Σ Fx = μN - F sin θ = 0, μN 為摩擦力,也是 F sin θ 的反作用力

重新整理算式
從 Σ L 可得 R = V2 / (g tan θ)
從 Σ Fy 可得 N = F cosθ
從 Σ Fx 可得 μN = μF cos θ = F sin θ
μ = tan θ

實際代入數值,分別得
θ = 90 - 53 = 37 度
μ = tan θ = 0.75
m = 80 公斤
V = 4 米 / 秒
g = 9.8 米 / 秒2

因 R = V2 / (g tan θ) = 2.2 米,人車重心之曲線半徑。
重心與輪胎著地點之距離為 h sin θ = 0.72 米
因此,輪胎著地點起算的迴轉半徑為 2.2 + 0.72 = 2.92 米

F = mg cos θ + f sin θ
= mg cos θ + (mV2 / R) sin θ
= mg (cos θ + tan θ x sin θ)
= 80 x 9.8 x (0.8 + 0.75 x 0.6) = 980 牛頓

車胎與地面摩擦力為 μN = F sin θ = 980 x 0.6 = 588 牛頓

以下為課本的內容,以相比較:

一人騎腳踏車以 4米 / 秒之速度繞過一彎路,此人讓車與地面傾斜53度角,人與車全重為80 kg,合併重心與輪胎著地點之距離為 1.2米,問轉彎半徑為若干?車胎與地面間的摩擦力多大?

假設人車總重為 mg,地面與車胎間之摩擦係數為 μ,地面施於輪胎之正向力為 N,重心與輪胎著地點之距離為 h,由此可得下列平衡條件:

Σ Fx = mV2 / R = μN,人車向心力與地面摩擦力相等。
Σ Fy = N - mg = 0
Σ L = N(h sinθ) - μN(h cosθ) = 0,以重心為轉軸。

由 Σ Fy 式得 N = mg
由 Σ L 式得 μ = tan θ
將這兩式代入 Σ Fx 得 tan θ = V2 / gR,依課文數據計算

θ = 90 - 53 = 37 度
V = 4 米 / 秒
g = 9.8 米 / 秒2

得 R = V2 / (g tan θ) = 2.2 米,人車重心之曲線半徑。
重心與輪胎著地點之距離為 h sin θ = 0.72 米
因此,輪胎著地點起算的迴轉半徑為 2.2 + 0.72 = 2.92 米

車胎與地面摩擦力為 μN = mg tan θ = 80 x 9.8 x 0.75 = 588 牛頓


到此可以看到結果與課本相同,但是兩者解釋的方式不同,課文內容以輪胎觸地點開始說明,沒有詳加解釋力的形成次序,跳過太多步驟,覺得不易理解。原先我一直懷疑,傾斜的車身它的正向力 N 大小應該不到 mg,但是因為有平衡的離心力存在,才能使得正向力 N = mg,若是單車靜置傾斜時,它的正向力大小確實不到 mg

到此終於解開對這個問題解析的疑問了。

延伸閱讀:(下列兩文皆是錯誤的推導,但希望學子從中記取教訓)
腳踏車的力學模式
腳踏車的力學模式 二

1 則留言:

  1. 附上一篇 http://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56917,自我學習與問題研究討論的想法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