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0日 星期六

GPIB vs. USB

http://4rdp.blogspot.com/2010/11/gpib-vs-usb.html

圖片引用維基百科
有在使用高檔儀器的朋友應該知道 GPIB 這個古董通訊介面,在1960 年代末期,由 HP 公司開發出來,因此早年叫 HP-IB (Hewlett-Packard Interface Bus),後來有人改稱它為 GPIB (General Purpose Interface Bus,IEEE-488),這在四、五十年前可是非常先進的通訊介面,因此只有高檔的儀器設備才會配置。還記得十多年前,曾經去過立治公司學習 IEEE-488 還有一張在職訓練證書 (NI 認證),現在這家公司似乎轉型以多媒體設備為主。

這個通訊介面是並行傳輸,它比 RS-232 (UART) 速度快很多,可以將許多儀器設備串並連起來,由控制器(通常是電腦)程式控制,非常方便實驗室或生產線應用,加上儀器使用常常是五年、十年甚至更久,因此
這個介面至今歷久不衰。

這個控制介面有它固定的硬體通訊協定,因此多家公司製作 ASIC 搶食這塊市場,就我所知有 National Instruments NAT9914、Texas Instruments TMS9914A、NEC uPD7210C、ines iGPIB9914A,直到 2000 年後 USB 興起,應該剩下 Keysight (Agilent 收購 Texas Instrument TMS9914A,2014 八月與 Agilent 兄弟分家) 與 NI 有生產這個 GPIB ASIC。

回歸主題,今天談論這個話題,是因為最近觀察到一些客戶購買儀器的需求,在通訊介面方面呈現兩極趨勢:學校與實驗室偏愛 GPIB,而生產線則選用 USB 介面,怎麼會這樣?學術單位與實驗室,比較沒有經費的壓力,再加上配合老舊設備,因此偏好採購 GPIB,但是這個電腦介面卡可不便宜約新台幣 18000 元。工廠生產線為了壓低設備投資成本,反而偏愛使用 USB 介面。

由此可知,一個成功的商品需有明確的市場定位,不同的客戶給不同的配備,這方面有太多東西值得研發人員深思。

延伸閱讀

2 則留言:

  1. 以前大學,上電儀表學時,都是接觸GPIB,現在的先進裝置還是用這個通訊介面嗎?

    回覆刪除
  2. 薛老師您好,

    GPIB 這個介面歷久不衰,高階儀表仍然有這個介面,當初的發明者真是不簡單。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