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康乃爾X史丹佛頂尖心理學家帶你洞悉人性、判辨真偽
The Wisest One in the Room: How you can benefit from social psychology’s most powerful insights
作者: 湯瑪斯‧吉洛維奇 (Thomas Gilovich), 李‧羅斯 (Lee Ross),譯者: 林力敏,出版社:先覺,ISBN 9789861342955
好久沒看一本有深度內涵的書籍,小朋友很難得也對這本書有興趣,看完後讓我想再看一遍,以下為節錄重點:
聰明不等於有智慧,依據韋氏字典定義智慧分為三類,一、知識,二、洞見,三、判斷力,而且運用智慧處理事情都是跟人相關的事。
智慧有五大支柱:
一、每個人都有主觀並不客觀,一般人常常高估別人跟自己具有相同認知、喜好或行為比例。綜合看法雖然不是最好,一起討論減少歧見,僵持不下時採取中間立場,是較好的方法。
二、環境有推力與阻力善用之,預設選項讓有共識的事容易達成,想獲致有效行動,最佳方法是善用行動力循序進步。
三、創造有意義的名稱與標籤,它代表某種價值,有些表達在邏輯上是一模一樣,但在心理上卻有正向與負向感受。心理學層面,確定程度的差異可以帶來額外效應,離完全確定越近,訊息威力越強。一般人選擇一個選項,他會衡量要選的理由,通常會選某項最優者,要淘汰一個選項,則會衡量淘汰的理由,通常中庸安全選項會被保留。
四、我動,故我信,演久就成真,做出符合某種想法的行為,就很容易有那個想法。選擇擴散效應,兩選項擇一,一旦做完決定後會相信自己的決定,原先猶豫不決做完決定後,效應更明顯。失調效應,越拉拔孩子,結果親子關係越不親密,越高報酬,工作滿意度不會越好。從內心想改變一個人,不如直接從行為切入,獎品在不期然獲得,效果最好。如果希望別人行為適當,提醒他要有自知之明,留意行為透露。英雄行徑始於細微付出,沉默的英雄更出眾。
五、擺脫成見,注意鎖孔、透鏡與濾片效應,第一號限制,自身的觀感觀察,第二號限制,注意力容量,第三號限制,意識形態與先入之見如同透鏡與濾片。想確認某件事是否為真,應該檢視正反兩面的證據,因為人們有個習慣,越希望某個命題為真,就越找正面佐證來支持,當不希望某事為真,就找反面證據加以質疑。「擴大鎖孔」就是尋找最佳方案時,不要只問選哪一個,還可以問淘汰哪一個。還有「事前驗屍法」,假定某決定會導致極糟的結果,然後問自己失敗的原因,並且立即找出來。「自我應驗」,我們的想法會引導某些行動。「多數無知」,因過度擔心他人反對,而隱藏自己的想法,易導致各種負面結果以及壓力。自我審查可避免陷入團體迷失,不要在開會前說聽聽大家的意見,反而應先寫下各自的意見,避免過早侷限範圍。
智慧的應用:
一、房間最快樂的人
二、談判問題
三、教育可以怎樣改革
四、如何世界和平
裡面真的還有很多有智慧的做法,推薦給各位朋友細細閱讀。
新ubuntu2404,新尹倉1120
-
Ubuntu24.04
每次ubuntu系統出新版本,我的更新都是滯後的。最新的ubuntu2404.iso已經超過6G,估計是因為加入了大量中文字體致使體積大增。我十多年來一直當作系統盤的4個G的U盤再也裝不下了,最終我決定把一個32G的U盤當系統安裝盤。
昨晚研究了multibootUSB好久,最終引導不...
1 天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